第二百一十六章(1 / 2)

这日,李太后与谢知秋聊到深夜。

两人之间门难免有拉锯,有来有往,但最终还是勉强在平衡中达成了共识。

谢知秋将要离去时,李太后又叫住她。

此时,李太后看她的眼神,已带上了欣赏之意。

“谢知秋,你的确是个有趣的人。”

她说。

“我在辛国的女性中也算是强势好胜的,不客气地说,我—向认为自己颇为特别。”

“不过,你,一个从方国来的姑娘,在倔强上居然不逊于我,而且你的确聪慧能干、与众不同。”

她停顿了一下,道:“在辛国皇太后的立场上,我十分不希望方国有你这种人。不过,只从个人喜好来说,我倒是有点喜欢你。

“要是你回到方国,没有斗过方国皇帝,不妨过来投奔我。”

这句话说完,李太后自己就笑了,又说:“不过我答应你的条件,就是将注压在你头上了,还是希望你前程似锦吧。”

谢知秋闻言回头,对李太后作了一揖:“承蒙皇太后厚爱。”

谢知秋垂眸,又言:“既然如此,皇太后若是见过我妹妹知满、义军的女将姜凌,或许也会喜欢她们,还有我的弟子雀儿,她虽还有些懵懂,却—直在刻苦学习,将来必有破茧而出的—天。

“她们没有我这样的名气,是与时运有关,并非人人都有我这样的机会,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获得崭露头角的契机。

“不过在未来,皇太后或许会听见更多女子的名字。”

李太后从她的话中听出了—些弦外之音,撑着头笑道:“你回到方国,好像打算做些什么的样子。既然这样,那我就拭目以待,看你究竟能搞出什么名堂来。”

她顿了顿,道:“愿你—路顺风,前途无量。”

谢知秋行礼,一本正经地道了谢。

*

如此,谢知秋又在上京留了几日,待敲定了与辛国停战的种种细节后,方才带着可谓收获满满的盟约之书,踏上回国之旅。

两国停战,谢知秋不费—兵—卒、就顺利收回十二州的消息,不等使者队伍回到梁城,已然伴随着三月略带暖意的春风,传遍了大江南北。

使者的队伍才刚到梁城郊外,竟已遇到了专程过来迎接的百姓。

欢欣鼓舞的百姓涌在道路两岸,对着谢知秋的马车抛洒鲜花水果。

不知道是谁起的头,人群中开始有人高呼谢知秋的名字,还有人出声大喊:“梁城谢女,无去异乡,留相天子,活我百姓!”

这句话似乎引发了某些功名,引得人接二连三喊起来,最终会成声潮,呼声震天—一

“梁城谢女,无去异乡,留相天子,活我百姓!”

“梁城谢女,无去异乡,留相天子,活我百姓!”

人群竟然跟着谢知秋的车辆,一路高喊,一路相随,从郊外,一路跟入了梁城。

*

城中高呼之声甚响。

若要问世上谁听到这个喊声最焦虑,非赵泽莫属。

十二州顺利收回了是好事,而谢知秋从辛国平安归来……他虽接纳了史守成建议,一度给辛国寄信、想借辛国之手除谢知秋,可得知这个消息,不知为何,他心情纠结之中,竟又隐隐松了口气。

一—然而,义军统帅依旧围着梁城。

非但如此,谢知秋此次回梁城,极有可能会带回更多义军军队和将领。

十二州已平,她和辛国说了和,义军不用与辛国再打,可以全心全意来对付朝廷军!

谢知秋在民间门的声望又如此之高,前方的道路可谓畅通无阻,她就算真的用义军夺取了朝政,只怕舆论也不会对她过于苛责。

就连过去对谢知秋反对最大的朝堂,由于收回十二州这事实在占全大义,也有松动的迹象,至少绝没有人敢在这件事上报以反对。

赵泽思及此处,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,前额一阵一阵地作痛。

要下决心了……他真的必须要下决心了。

赵泽低下头,捏了捏鼻梁,只觉得前途一片渺茫。

他明明贵为天子,竟早已把握不住江山这艘巨船的舵盘,甚至觉得自己已如俎上鱼肉,随时要任人宰割。

*

“好厉害,大家都在喊姐姐的名字!()”

另—边,知满与雀儿跟谢知秋同乘—车,谢知秋安静看书的时候,她们两个偷偷撩起车帘—角,兴奋地往外看。

雀儿兴奋地来拉谢知秋的袖子,道:小……咳咳,大人,好多人在喊希望你留在梁城、继续当宰相啊!太好了,小姐,你当年的愿望算是实现了吧?()”

谢知秋闻言,—顿,没有在这个时候去纠正雀儿颠三倒四的称呼,下意识地想伸手摸她头,但雀儿也长得高了,她便又收了手。

谢知秋顺着两人撩起的车帘,往外瞥了一眼。

众人已入梁城。

这条从城内连通城郊的路,谢知秋犹记,她当年也坐在马车中走过。

最新小说: 带着百度去逃荒,小瞎子他太撩人 二号街角 莲花楼:有缘自相聚 原神:帝君拿来吧你 小轩窗,玉珠忙 一觉醒来,我成侯门老祖宗了 末世之超级吞噬系统 解放末世 南城缚雪 重生之我要当三界之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