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章 第八十九章(1 / 2)

宁德元年, 春。

谢知秋的升迁调令来得突然,而且朝廷命她立刻返回月县,言外之意似乎是连交接都不必等了, 直接出发回梁城。

谢知秋起先惊讶, 但马上就反应过来——

应该是她这两年下的饵, 终于有鱼咬了。

而且看这毛急毛躁的调令,感觉像是没什么经验的年轻人,说不定咬饵的鱼, 就是当朝皇帝。

谢知秋费心布局,自然是想升迁回梁城的,既然朝廷也催得急, 事不宜迟, 她立即就安排了队伍启程。

谢知秋动身离开月县那天, 月县万人空巷。

非但离衙门近的百姓出来送别, 就连远在郊区的农民, 都冒着耽误春耕的风险, 守在路边送谢知秋。

浩浩荡荡的队伍汇成人海, 从月县县衙一直延伸到城郊, 望不到尽头。

当谢知秋的马车驶向城门时,她听到道路两边的人潮在喊——

“萧青天!”

“青天大老爷!”

“愿知县大人官运亨通,飞黄腾达!”

“大人, 莫要忘了月县——”

*

此刻,谢知秋坐在车内, 她这么多年来依然保持着坐在车里看书的习惯,本想安安静静地低调离开, 不想月县百姓还是得到了消息, 竟夹道出来送别。

听到外面人声涌动, 虽说喊的不是她真正的名字,但谢知秋知道他们是在表达感谢。

她愣了愣,放下手里的书,往窗外看去。

外面的人看到她往外看,愈发激动,更大声地喊“萧寻初”的名字,对她挥舞双手,甚至有几个眼熟的人在对着车子磕头,似乎是从她这几年判的案子里得到了公理的人。

谢知秋实则是个不太擅长和人建立亲密关系的人。

她一贯少言,只要话稍有不投机,就不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。她很少与人亲近,而之所以会来月县,一半是无奈,另一半是为了自己的仕途,并没有刻意想要帮助什么人的意思。

所以,这么多人对她表达感激和喜爱,她反而不知所措。

谢知秋犹豫片刻,然后对窗外略微颔首。

外面爆发出更巨大的响动,甚至有人哭了出来——

“萧知县走了,我们以后要怎么办啊?以后的知县大人,还会像他这么好吗?”

“哎,可是不能阻拦知县大人的仕途……”

“像知县大人这样的人,如果能站在更高的地方,说不定能让整个国家都变得更好,到时候也能惠及我们……”

*

另一边,萧寻初作为“女眷”,和雀儿坐在后面的车里。

雀儿望着窗外的盛况,感叹道:“姑爷在百姓中的声望真高啊,这就说明,姑爷是个受人爱戴的好官吧?”

萧寻初一笑,说:“对百姓来说,是的。”

其实在月县,也不是人人都喜欢谢知秋。

至少被谢知秋狠狠收了几遍税的高家和李家等当地豪族,就十分不喜欢谢知秋这种过于刚正强硬的知县。

萧寻初道:“在谢……萧寻初到月县上任之前,由于当地世家家里的打手,本地衙差不敢向豪族收税,只敢反复压榨百姓。百姓一年种出来的粮食,几乎大半都交了税赋,一年到头过得很辛苦,还没有多少余粮留在自己手上。

“萧寻初她处决了焦家,非但是为救雨娘一家和为胡知县的冤案平雪,还起到了敲山震虎的效果,让当地世家都意识到这个知县不好惹——

“她连最庞大的焦家都能撂倒,还将原本那些与世家大族关系亲厚的衙役都一扫了之,难道还怕他们这些二流、三流货色吗?

“所以高家、李家在焦家倒后,生怕这知县下一个就拿他们开刀,所以立即来补交了过去数年的税赋,这几年也都老老实实的。

“萧寻初凭借大族交的税,就能稳稳完成一年的收税工作,还有大幅超额,自然就有余力放宽政策,给当地百姓减税。

“老百姓种出来的粮食不必大量上缴,多出来的就能自己留着,他们当然干劲足,结果月县连年丰产,远胜于从前。老百姓手里有了余粮,就会比以前买更多东西,连带着带动了当地的商业,使得整个月县繁荣起来。”

谢知秋在月县两年,已经让月县从一个百姓困苦的穷县,一跃成为方圆千里内数一数二的富县,百姓生活变好,自然会爱戴她。

雀儿努力听萧寻初说话,但好像听得云里雾里的。

“好难啊。”

雀儿为难地晃晃脑袋,一副不明白的样子。

但是,她崇敬地看向萧寻初:“还是小姐厉害,真不愧是读过那么多书的人,将姑爷的每一步都看懂了!”

萧寻初无奈一笑。

“不,我……”

其实他是后来才慢慢反应过来的。

在谢知秋身边这么近的地方,每日看着她,哪怕他原先并不太懂这些事,经过这样两年,多少也能看出弯弯道道了。

雀儿只听这么点就开始夸他,殊不知,她真正的小姐,从一开始就在操控全局,远比他这点粗浅的皮毛想得更深更远——

其实“萧青天”这个名号,之所以

最新小说: 二号街角 莲花楼:有缘自相聚 带着百度去逃荒,小瞎子他太撩人 小轩窗,玉珠忙 重生之我要当三界之主 原神:帝君拿来吧你 末世之超级吞噬系统 南城缚雪 一觉醒来,我成侯门老祖宗了 解放末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