颜洛殇 > 历史军事 > 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职记 > 248.归来 风雨共担。

248.归来 风雨共担。(1 / 4)

在各方或明或暗地推动之下, 事态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向平息,反而越来越热闹,几乎到了街知巷闻的地步。

而且范氏的孩子因为早产,从出生就开始体弱, 这在古代简直是个致命的弱点。

纵然太医院派了数名太医日夜守在旁边, 却还是没能留住小格格荏弱的生命。

雪上加霜的是, 李佳氏在不久之后诞下了太子的第二个女儿,同样是早产, 且孩子的身体比范氏的女儿还要孱弱。

小格格出生仅仅四天之后, 便在一个深夜无声而逝了......

接连丧女,让原本在流言中就显得十分弱势可怜的太子更添一丝悲剧色彩。

而恰在此时,大福晋顺利产下了大阿哥的第二个女儿, 足月、且健健康康的女儿。

如此一来,市井和朝堂中那个不断抬高其他阿哥来打压太子的‘皇帝’形象,变的越发鲜明。

胤禛和胤祥来西苑给沈菡请安, 免不了说起这些日子外面的各种风风雨雨。

胤禛提起此事脸色不是很好:“朝臣多有议论, 大多都是在同情太子, 认为阿玛不该逼迫太子,为父不慈。”

胤禛听到这些传言的时候,当时就忍不住大怒!想要立刻冲到太子面前问一问他——汗阿玛待你还不够好吗?

人人都说胤禛有个得宠的额娘,一定是皇上最心爱的儿子——心爱是不假,可是心爱和看重, 根本就是两码事。

胤禛很清楚,汗阿玛待他,是父亲的慈爱和体贴,待太子,却是在父亲之上, 又多了一重君王的看重和教导。

这么多的皇子,唯有太子,是汗阿玛恨不能带在身边手把手教导的,也唯有太子,从小到大每一日的作业上,哪怕只是一张简单的大字练习,都有圣上的御笔朱批。

而其他所有人,都只能跟着先生读书习字,偶尔才能得汗阿玛过问两句功课。至如老九和老十这样生得晚的,有时候突然得皇父问一句,派个下人来关心一下衣食住行,都能高兴好几天。

更别说,太子在襁褓之中,汗阿玛便以江山相付。

大家都是皇上的儿子,胤禛很想问一问胤礽,你在那里不平、抱怨、痛苦的时候,眼里可曾看到过其他兄弟?

是不是非要把所有人得到的,都加给太子一个人,汗阿玛最好只是他一个人的父亲,他才能满意?

胤祥说起这事儿脸色比胤禛还要差些:“儿子前些日子去乌雅家探望外祖,听说街上的茶馆和戏院如今有两出故事最受欢迎......”

一出是汉武帝与卫子夫所出的戾太子,一出是汉光武帝与郭圣通所出的废太子,也就是后来的东海恭王。

沈菡听得皱眉。

汉武帝长子刘据,乃是武帝二十九岁才得的长子,母家显赫,元配陈阿娇被废后,卫子夫被立为皇后,时年七岁,深得武帝喜爱的刘据被立为太子,太子仁慈宽厚、温和谨慎,汉武帝为其延请了多位名臣大儒悉心教导,还专门为太子建了博望苑,许他按照自己的喜好结交宾客大臣。

然而卫青死后,太子遭反对派构陷,到武帝末年,皇帝重病之时,奸臣江充又以巫蛊之祸构陷,最终导致太子无以自明,被迫自杀。

至于汉光武帝和郭圣通、阴丽华二后的故事,在民间更是流传甚广,戏文话本里不会去讲光武帝的功绩和仁德,只专捡着百姓们最感兴趣的‘后宫秘事’编撰演说。

光武帝刘秀废郭后,立阴后,导致郭后的长子自请废太子之位,虽然阴后所出的汉明帝后来也是难得的明君,但这种事本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,越是有争议,对百姓才越有吸引力。

这两桩皇帝与太子的旧事,细究起来其实与当今皇上和太子的处境并不相仿,偏偏又隐隐约约总能找到一些契合之处,让人从中捕风捉影地猜测一些当今的故事。

在如今流言愈演愈烈的情势之下,加上有心人的刻意引导,这两则故事很快就传得人尽皆知,成为京里茶余饭后的新流行。

胤禛已经听胤祥说过此事,他觉得这背后定然是索党在推波助澜:“索党气焰嚣张,朝臣们见风使舵,大多畏惧不言。还有一些人,捧着一颗忠心向太子,见阿玛冷处理,竟敢胆大包天的添砖加瓦。”他这话里对太子的不满溢于言表。

沈菡没想到她不过在西苑住了一个月,外面的局势竟然发展的这么快。

这些人为了所谓的从龙之功是疯了吗?!竟然真的敢冒险逼迫一个已经登临帝位几十年的皇帝?他们难道不怕死吗?

沈菡想到如今玄烨正在自己承受这些,心里很不好受:“那你们阿玛现在怎么样了?”

自从她来了西苑,两人就再没见过了,玄烨派人来送过几回东西,嘱咐她带着孩子好好玩,旁的事情都不必她在意。

而沈菡......大约是之前慎刑司里的人命带给她的冲击太大了,这些日子,她躲在西苑这方小天地里不看不听,什么事都不想理会,仿佛只要呆在这里,就能岁月静好了,不必去想那些腥风血雨。

——其实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。

“阿玛......”胤禛顿了一下:“阿玛这些日子一直

最新小说: 大乾驸马:开局被浸猪笼 龙刺(绝对零度) 帝国雪绒花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南国风云 我,八皇子,不服来干! 我靠娶妻纳妾富甲一方 水煮宋朝之文华风流 假天子:替身十年,满朝求我登基 开局惊动武帝:这首诗是你写的?